【大咖健康课】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达标了吗?
2025-02-04 16:06:05

每年有一百万人发生心肌梗死,在与它相关的危险因素中大家更为在意的往往是高血压,而血脂常常被人忽视。2020~2022年,“中国居民心血管病(CVD)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项目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275961人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我国≥18岁居民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11.7%、10.1%和4.8%。与之相对照的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则高出不少(43.3%、38.7%和12.9%)。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血脂?最新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有何调整之处?控制血脂,是数值越低越好吗?对此,一起听听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查铭凡的建议。

据悉,过去临床常规的血脂检测通常为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这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便是大家熟知的“坏”胆固醇。而反之,“好”胆固醇则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所以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与它们对健康有着不同作用相关。

所谓“坏”胆固醇即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脂肪沉淀物,一旦在血管内沉积,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该斑块如果脱落或是破裂,则会引起血管堵塞和硬化,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而“好”胆固醇则是血管中的“清道夫”,不仅可以将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搬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后排出体外,还能够防止血管堵塞和硬化。

“常规的报告很传统,检验结果后方跟上‘参考区间’,根据参考区间判断检验结果高低。”但在新版报告中,专家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一项参考区间“消失”了,改为“参见下方心血管危险分层”,同时还增加了“心血管危险分层”的相关内容。

如何判断血脂是否达标,查铭凡主任认为,确实不能简单看化验单中的箭头评判。

“如果你患有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应该低于 2.6mmol/L;如果颈部有斑块,就应低于 1.8;如果植入过支架或者想让斑块回缩甚至消退,就必须低于 1.4mmol/L”,查铭凡主任说。

专家介绍,如果人体内的坏胆固醇成了“主角”,就势必会影响到脑部的供血,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头疼头晕,还会让人的眼睑、大腿等部位长出胆固醇肿块。同时,在血管内沉积的坏胆固醇还可能导致动脉血管狭窄就很有可能产生心绞痛、心梗、脑梗甚至猝死的风险,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堪称血管中的“隐形杀手”。

那么是不是这些坏胆固醇的水平就是越低越好呢?“虽然指南上是0.7~1.0mmol/L,我一直主张 1.4mmol/L~1.0mmol/L,不要太低。”查铭凡主任告诉记者,美国有研究团队就曾提出,过低的坏胆固醇水平伴有总死亡率、心血管病和卒中死亡率增高。药物对人体治疗的个体差异及治疗的适度必须引起重视。记者搜索发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专家团队在《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坏胆固醇数值越低,患冠心病的风险的确会降低,但它的数值水平小于1.8mmol/L时,脑出血和痴呆的患病风险也有可能因此增加。这些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市第一医院,2024年收治了急性心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数千例,这都与患者普遍的高血压、高血脂脱不了干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指出,目前我国低密度脂蛋白达标率极低,仅有6.8%,对于血脂的控制刻不容缓。“虽然目前有很多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都能取得不错的疗效,但还是提醒大家‘上医治未病’,要把预防工作坐在前面。”专家强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管理和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健康饮食,注意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同时戒烟限酒,坚持规律的运动。

同时查铭凡主任建议,45岁以后应坚持每年进行相关体检,尤其是心脏超声的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心脏的器质性变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