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10日讯(通讯员 韩艺 李洋 记者 杨甜子)“这款盐水鸭可是我们六合的一大特色产品,今天在我们这个直播间购买,买4斤的盐水鸭,打8折还包邮!”南京六合钱仓村一老农戴着凉帽,坐在手机前便开始吆喝起来卖起了鸭子。除了卖鸭子,这老农又开启了吃播模式,吃起了他家的活珠子,表示他们六合的活珠子最新鲜。这才播了半个小时,便吸引了2000多粉丝,收获了30多大单。
这个暑假,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e起带农货”暑期社会实践小队的同学们走进了六合雄州钱仓社区的田间地头,调查农产品直播现状。“我们发现,‘直播带货’成为了农村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直播带货’等线上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品牌知名度。”团队成员了解到,钱仓村上一季度直播销售额破30万,共售出蔬菜礼包4000多份,售后评价也很高。
通过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交流,团队成员发现,虽然农民的热情度和接地气的特征很受观众喜欢,但依旧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农民对如何使用手机不熟练,所以直播过程中很少参与评论的互动,以及在抽奖环节不能及时与专业人员进行配合,导致直播过程中不太流畅。虽然农户有辨别挑选农产品的经验,但对农产品的介绍上不能做到专业全面,直播词上显得生硬。
针对这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团队成员与当地农户进行了农产品与直播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团队成员手把手教农户如何使用直播软件、如何找好直播角度、如何打光、如何在直播中与观众进行互动抽奖等。相应地,农户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种植基地,讲解如何甄选优质农产品,介绍每款农产品的特性。在“学生+农户”的农产品直播探索模式过程中,农户对直播这一项技能越来越熟悉,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足不出户在田地里就能推销农特产品。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