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记 | 西园雅集背后:苏轼与王诜的患难之交
2020-08-31 19:39:48

丁观鹏版西园雅集图,画幅正中写字的是苏东坡。


9月1日起,苏东坡大展《千古风流人物》在北京故宫开展,此次展出共分为四个单元,展出的书画作品不光有苏轼本人的,还有其师友及后辈学人的。

在此次展品中,记者注意到有清代宫廷画师丁观鹏仿仇英所作《西园雅集图》。西园雅集是古代最著名的三大雅集之一(另两大雅集为兰亭雅集、玉山雅集),苏门四学士齐聚西园,在后世也颇为引人注目。

西园雅集是书画界热门题材

西园雅集的聚集地为驸马王诜宅邸的花园。时人李之仪曾在诗句中点明王诜宅邸的位置:华屋高明占城北。按史料,王诜府邸处于汴京内城北部,安远门外的永宁坊,也就是今天的开封解放大道北段河大附中大门附近。

关于西园雅集的时间,一直众说纷纭,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博士徐迅曾做过考证,认为是在元祐二年(1087)的秋天。因为那段时间,秦观刚到汴京,而米芾也未南下,只有这个时段,两人才会同时出现在西园雅集。

西园雅集,按米芾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共计十六人,分别为:东坡 (苏轼 ),王晋卿 (王诜 ), 蔡天启 (蔡肇),李端叔 (李之仪),苏子由 (苏辙), 黄鲁直 (黄庭坚),李伯时 (李公麟),晁无咎 (晁补之),张文潜 (张耒),郑靖老,秦少游 (秦观),陈碧虚,米元章 (米芾),王仲至,圆通大师,刘巨济,“一时巨公伟人悉在焉”。

这16人中,李公麟是很有名的画家,他将这次聚会场景画了下来,米芾则写了图记,将这16人所在位置全数记载在内。可惜李公麟原作已失,今传有一幅李公麟作“西园雅集图”,尚存争议。

“西园雅集”这一文艺活动让后世欣慕不已,自然也成为画家热衷表现的热门题材。有学者做过统计,“西园雅集图”,后世创作不少于88幅。与米芾的图记相对照,后来的画作,在场景和人物位置上有了不少变动。以马远和传为李公麟所作的“西山雅集图”为例,苏东坡的位置,前者在过桥,后者在据案书写,已然不同了。

仇英版西园雅集图


丁观鹏的“西园雅集图”,是遵照乾隆帝的旨意,仿照仇英版“西山雅集图”笔意而作。该幅画作作于乾隆十三年(1748)五月,画上还有太子少师汪由敦临写的米芾的图记,写于该年的五月十八日。

毫不意外,乾隆在画上果然有题诗:

诸贤高致遥堪想,二李风流近可寻。

一例闲园会宾从,声华底事到于今。

二李,为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是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史称二李。对李公麟画西园雅集图,米芾图记中开头第一句便是:“李伯时效唐小李将军为著色泉石。李伯时,即李公麟;小李将军,即李昭道。

丁观鹏画中人物只11人,与米芾图记,一一按覆,可知居于画中据案而书者为苏东坡,正在石上题字者为米芾。

传李公麟版西园雅集图(局部)


驸马王诜与苏轼关系密切

西园雅集是王诜召集的。当时王诜、苏轼等人刚刚走出仕途的灰暗期。且作为密友,苏轼当然会到场参与。

王诜与苏轼相识很早。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就是在凤翔府任上,苏轼结识了王彭,又经王彭介绍,认识了他的侄儿王诜。

王诜,是宋代开国名将王全斌的后人。1069年,王诜娶宋英宗之女蜀国大长公主为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北宋时期,公主一般都会嫁给武将之后。这是自宋太祖以来的传统。在“杯酒释兵权”之后,宋太祖施行怀柔政策,一方面给予功臣大将家族经济上的优待,另一方面则是与这些家族联姻,“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但王诜的婚姻却并不甚“善”。按《宋史·公主传》所载,“诜不矜细行,至与妾奸主旁,妾数抵戾主。薨后,乳母诉之,帝命穷治,杖八妆以配兵。既葬,谪诜均州”。也就是说,王诜无行,在公主旁边与小妾做出浮浪之事,小妾还数次抗逆公主。公主死后,乳母将情况如实上报皇帝,王诜被贬谪到均州。

有学者认为这是皇帝制裁王诜的托词。最明显的一个证据是,公主病重时,皇帝去探视,“且问所须”,公主说自己没什么需要的,临终遗愿就是想复王诜的官职。这说明夫妻感情很好。

细查史籍,王诜已经三番两次被牵扯到大案之中了。

早在1075年,赵世居谋逆案中,王诜被牵连在内。这个案子很奇特。这一年,山东临沂平民朱唐控告前余姚县朱簿李逢谋反。当地的提点刑狱王庭筠审理后,认为没证据。宋神宗又让御史台直官周辅再审,结果李逢供词中牵连到皇族宗室赵世居。结果赵被处死,子孙削去宗室名籍,王庭筠也上吊自杀。因为赵世居和王诜有来往,王诜也被罚铜30斤。

在公主去世的上一年,也就是1079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在湖州任上写谢恩折子,结果被权臣挑刺,认为折子里暗藏讥刺朝政的话,随后又扯出大量苏轼诗文,上纲上线。王诜在京,知道苏轼案情,向他通风报信,加之又与苏轼有文字往来,还收了苏轼写有讥讽朝廷的文字,故此被定性为“朋比匪人”,从而遭到削职的处罚。

一般认为,宋代的政治生活比较宽松,但在涉及到政治案件时,却毫不含糊。赵世居谋逆是大案,乌台诗案,若不是太后求情,苏轼也有性命之虞。王诜两次涉案,若皇帝想清算他,也在情理之中。

马远版西园雅集图中的苏东坡


齐聚西园,成就佳话

王诜和苏轼的关系的确不一般。1077年,王诜收藏书画的宝绘堂建成,请苏轼写了一篇《宝绘堂记》,王诜看到文章后,觉得里面“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这句不好,要改此数句。苏轼回说:“不使则已。”用不用随你,不改。

这句话为什么不好?桓玄,东晋权臣桓温之子,后篡晋安帝自立,兵败伏诛。他带军队讨平后秦姚兴,整理行装时,还不忘把书画带上船。王涯是唐文宗宰相,极喜书画,“前代法书名画,人所保惜之,以厚货致之;不受货者,即以官爵致之。厚为垣,窍而藏之复壁”,甘露之祸时,尽被人破壁取去。

对一座藏书楼来说,这样的文字的确有些避忌。但苏轼有他的深意在。

在文章中,苏轼劝告王诜:“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凡物只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留其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并以自身经历告诫王诜:“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去本心也哉!”

苏轼这么说,王诜也无他话。由此可见,二者情谊甚深。

再说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途中他完成了诗歌的转型,终成一代伟大的诗人。次年,王诜因公主去世而遭到清算,被贬到均州、颖州等地。王、苏各自天涯,但仍然会互通信息。在黄州谪居末期,苏轼知道王诜被召回京城,“月给百千”后,百感交集,还和朋友说起此事。

时光流转,很快到了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次年,苏轼被召回京城,这年七月,苏轼与王诜再次相见,两人诗词唱和,邀宴不断。次年,苏轼还曾致王诜一封书信,乞求花栽,信中说:“花栽乞两荼藤、两林檎、两杏。仍乞令栽花人来,种之玉堂前后,亦异时一段嘉事也。”

这样的故事,在苏轼与王诜的交往中,是时常发生的。用现在的话说,苏轼对王诜从来没有客气过。再往前数,比如说1073年春天,苏轼为嫁外甥女,向王诜借钱二百贯,秋天又借钱一百贯,但也没见到归还的记录。王诜对朋友也是极为慷慨的人。1077年,苏轼赴任徐州时,王诜送他羊羔儿酒四瓶、乳糖狮子四枚、龙脑、面花、象板、裙带、系头子、锦缎之类,所赠之物繁多。

1087年,苏东坡、苏辙十六人雅集于王诜之西园,作诗绘画、饮酒赏乐。这是他们最自在的时光。这些人都是一时才俊,苏门四学士(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也难得同时聚于京城,书法界宋四家中的三家(苏轼、黄庭坚和米芾)也到了,独差蔡襄一人而已(在此次展览中,也展出了蔡襄的《京居帖页》,权当小小弥补这一遗憾吧)。

刘松年版西园雅集图


最后,再说一事,这件事见于宋代笔记《挥麈后录》,姑妄听之:

高俅原为苏轼专管文书的小史,1093年苏轼赴任河北,将高俅留给曾布,但曾布以史令太多为由没有要,苏轼又将其送给王诜。王诜与端王关系不错,一次,端王忘记带“篦刀子”整理头发,王诜将自己的借给他用,端王觉得款式不错,王诜说家里还有一副新的,马上着人送您府上。到傍晚高俅就带着篦刀子来了。当时端王正踢球,瞥见高俅“睥睨不已”,让他下场玩玩,高俅球技不错,很合端王的意,这样,端王就将高俅和篦刀子一起留了下来。等到端王称帝(徽宗),高俅也自此发达。对苏轼,高俅是感恩的,“然不忘苏氏,每其子弟入都,则给养问恤甚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