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备受期待的传奇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最新好莱坞科幻动作大片《信条》(《TENET》)全国上映。此前无论是预告片还是媒体采访,该片就透露着两个字“烧脑”,今天记者看片时发现,其实诺兰早就预料到大家“看不懂”,片中有句台词就是“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似乎就是说给观众听的。
震惊!男主角甚至没有名字
这次《信条》延续了诺兰的一贯风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装简单的故事。这是一个有关拯救世界的故事: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男主人公是一名特工,服务于一个名叫“信条”的高度机密组织。他的任务是阻止俄罗斯大亨安德烈·萨特(肯尼思·布拉纳饰)的疯狂行径,避免世界毁灭。无论是毁灭世界和拯救世界,用的都是同样的武器——时间逆转。
很多观众跟记者一样,看完电影回忆剧情时才发现,影片居然没有介绍男主角的名字。对此诺兰解释称:“这是采取了悬疑电影的一种传统,因为展现的是现在时,而非已经发生的事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于电影的故事里。”
关键词一:熵
诺兰的前作中,《盗梦空间》围绕潜意识和多层梦境展开、《星际穿越》讲的是虫洞和黑洞,而《信条》则用了一个更加冷门的物理学知识——熵,来建构电影的核心概念“时间逆转”。
查询可见,“熵”代表着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理论上说,每个物理定律都是对称的,能够沿着时间前行和后退,但熵却是单向的:正常情况下,世界是一个从有序走向无序的单向过程,也就是“熵增”。但在《信条》里,未来的人类通过某种黑科技达成了“熵减”状态,从而实现“时间逆转”。
诺兰解释:“理论是,若你能够反转某个物体的熵流,就可以逆转其时间流。因此本片故事以可靠的物理学为基础。我专程邀请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读了剧本,他帮我从中理解了一些概念。”
关键词二:时间钳形运动
片中台词里还多次出现“时间钳形运动”,钳形是军事术语,本来指一方从两个方向向地方同时进攻,诺兰的呈现是,从两个不同的时间方向进行夹击,正向时间和逆向时间同时作战。
片尾高潮部分的“时间钳形大战”堪称精彩,但正是大部分观众智商下线的地方。总之,记者在这部分也放弃了思考和理解。
诺兰用红色代表正向,蓝色代表逆向,这部分是有大量的逆时间奇观的——看着大银幕上,大楼从爆破回归完好,一部分战士是倒着走的,一部分车是倒着开的…….
关键词三:祖父悖论
片中台词中探讨到了“祖父悖论”,1943年,法国科幻小说家瑞尼巴赫贾维尔,在他的小说《意外的旅游者》(Le Voyageur Imprudent)提出一个情境: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母杀死,那么你的祖父母不会生出你的父亲,自然也就不会有你的存在,那又是谁杀害了祖父呢?这里有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因为你穿越过去的是另一个平行宇宙,在那个宇宙里你的祖父被你杀害了,你也没有出生在那个宇宙。
在《信条》中,正向时间的你和逆向时间的你是不能接触的,一旦接触就会灰飞烟灭,也可视作是这种理论的延伸。
网友扶额:《TENET》应音译成“天呐天”
和《星际穿越》一样,诺兰依然邀请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为《信条》担任物理学顾问,用来为影片把关,所以在各种细节上看不懂,只可能是观众自己的问题,至于那些存在争议的细节,诺兰是断无可能解释的,毕竟十年过去了,他都没说《盗梦空间》的柯布最后到底是在梦里还是现实中。
所以,他的“时间逆转”不是胡乱搭建的,人家有科学理论根据,不少网友表示,这部电影几乎可以检验“学霸与学渣”了,不少人被敲得头昏脑胀。
记者看到,《信条》的豆瓣分目前为8.2,有观众表示这是“绝对的杰作”“诺兰最有野心的作品”。也有观众反映“看不懂,是一部想剧透也无从下手的片子”,“《TENET》不应该翻译成’信条’,应该音译成’天呐天’!”
首映礼连线是诺兰的保温杯再度出镜
说点轻松的,在今天凌晨的首映礼上,《信条》主创与北京首映礼进行了现场连线,分享了很多电影的幕后花絮,制片人艾玛·托马斯透露为了通过实拍呈现震撼的时空逆转,需要依赖周密的计划和大量的排练,像男主角约翰·大卫·华盛顿则要学习倒着演出动作戏!
约翰·大卫·华盛顿则透露当第一时间得知自己将成为诺兰电影男主角后,也曾向影帝老爸丹泽尔·华盛顿求教,老爸给他支的招就是“把功课做在前面,不要被传奇、英雄吓到”。
互动过程中,诺兰导演萌点频出,不仅粉丝熟悉的保温杯再度出镜,在听到制片人托马斯回答实拍炸飞机控制电影成本是否很具挑战时,诺兰也腼腆笑个不停,传奇导演原来也有十足可爱的一面。最后聊到如果可以逆转时空想回到哪个时刻,诺兰表示就像片中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尼尔所说“已经发生的事就是发生了”,他不愿回到任何时间点,相信等大家看完电影会对导演的回答有更深刻的体会。
肉搏枪战追车爆炸……全都有
这部“诺兰式特工片”奉上了超多惊险刺激的大场面,肉搏、枪战、追车、爆炸、全面总攻的军事大战、最后一秒营救……酣畅淋漓的特工行动应有尽有。
同时,诺兰还拓宽了特工片的边界,为其加入“逆转时空”的全新元素,将《信条》打造为特工片里最科幻的存在。伴随逆转时空的设定,观众前所未见的奇观与反转轮番登场,子弹飞回枪膛、车倒着翻滚回正、爆炸可以正逆双向爆破、分别来自正逆时空的人可以和自己对打……全程令人眼睛保持瞳孔炸裂状态,一切观众不敢想象的,均被诺兰呈现在银幕之上,而这也是诺兰最厉害的地方,不是单纯玩概念,而是把概念落地,让普通观众可感。
《信条》另一大看点则是震撼实拍,该片运用特效的方式就是尽量抛弃特效,全片特效镜头不超过300个,全程采用IMAX胶片摄像机和70mm胶片摄像机拍摄,炸飞机是真炸,逆向拳头也是真打。诺兰通过实拍让全剧组成员“相信”了时空逆转的设定,没有绿幕,有的全是最真实的演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