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经余额不足,回顾新春佳节期间,江苏的文艺工作者们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在全省13个试点地区持续开展,新春期间,一趟趟“文艺直通车”,为基层群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输送更多优质文化
到百姓身边
冬日的暖阳洒在盐都区盐渎街道的盐渎大舞台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此盛大开启——江苏省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早早前来观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演出在激昂的京歌《我是一个中国人》中拉开帷幕,演唱者以饱满的热情、高亢的嗓音,唱出了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瞬间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中阮独奏《丝路驼铃》,其悠扬婉转的旋律,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领略丝绸之路的神秘与壮美,仿佛能看到大漠中缓缓前行的驼队。
京剧作为国粹,在此次演出中大放异彩。《智取威虎山》选段,演员们一招一式尽显功底,将英雄人物的英勇无畏刻画得淋漓尽致;《锁麟囊》中,演员细腻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展现了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钓金龟》情节生动,演员的精彩演绎赢得现场阵阵掌声。《红灯记》选段更是唤起了大家的红色记忆,让观众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唢呐独奏《好汉歌》,熟悉的旋律响起,豪迈奔放的曲调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奏者精湛的技艺,让唢呐独特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观众们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鼓掌叫好。戏歌《念奴娇》用年轻人的方式传颂国粹,让传统京腔与现代编曲相得益彰,两位青年演员以婉转戏腔将这个凄美的故事讲给大家。京胡独奏《琴缘》和京歌《江山无限》同样精彩,展现了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
本次省优质文化资源下基层演出将经典金曲独唱、民乐独奏、传统戏曲、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巧妙融合,为基层群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此次“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走进盐渎,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现场观众王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太高兴了,希望以后看到更多更好的演出。”
据介绍,“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是江苏省建立健全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的创新举措。演出的节目单由每个试点村(社区)根据不同需求,在优秀产品库首批入库的1000多个优秀节目中进行个性化点单而成。根据群众点单情况,江苏省演艺集团协调组织安排院团和艺术家们演出,将优质文化资源精准输送到百姓身边。
不仅是艺术绽放,
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
自“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开展以来,江苏省演艺集团迅速响应号召,在省委宣传部的统筹协调下,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专班,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为确保行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集团抽调了京剧院、锡剧团、扬剧团、话剧院、歌剧舞剧院的五位业务骨干担任省级联络员,每人负责对接2至3个试点地区,搭建起文化服务的坚实桥梁。省演艺集团京剧院演出部主任乔连作为对接盐城和镇江两地演出的省级联络员,感触颇深,“担任联络员很荣幸,责任也很重大。在每一次的对接工作中,挑战不少,但看到老百姓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还有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我觉得需要多去跟老百姓聊,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这样会让优质文化下基层做得更好。”
除了送演出、送服务,“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还实施了“艺术家驻村计划”,选派13支具有高水平文化素养、文化专长的文艺人才队伍,每月定期驻扎,指导帮助试点地区建强基层文化。
南京句容后白镇二圣村的演出现场,一位青年观众激动地表示:这场演出不仅是艺术的绽放,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它带着优质资源深入基层,让民众在家门口拥抱文化大餐,丰富精神世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助力基层文化繁荣发展迈向新征程。盐渎街道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专场演出活动为契机,秉承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利民的服务理念,持续整合各方优质文化资源,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走进各社区、村居,让文化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绚烂绽放,为居民幸福生活增添绚丽色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水韵古邑、高新盐都’贡献力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