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杂谈 | 海外“一吒难求”,这场文化输出盛宴打得漂亮
2025-02-12 22:11

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小“哪吒”,正以惊人的速度风靡全球。截至昨天下午,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已破94亿(含预售),晋级全球影史总榜前25名。从纽约时代广场的预告片到海外影院的午夜加场,从IMDB未映先火的8.1分到华人观众“跨国追影”的疯狂,谁看了都得说一句:这场文化输出盛宴真是漂亮。

国内电影院密集排映《哪吒之魔童闹海》已是司空见惯,海外“一吒难求”和花样追哪吒也成了一景。据悉,北美、澳大利亚等地IMAX场次开票即“秒空”,纽约、洛杉矶等地的影院为应对需求,将单日排片从4场紧急增至10场以上,甚至增设凌晨1点的“午夜专场”。不少网友还曝料称,悉尼IMAX票价高达65美元(约460元人民币),但仍迅速售罄。甚至还有观众因抢票失败,跨国组团赴希腊观影,形成“打飞的追哪吒”的奇观。

“哪吒”全球火爆,可见影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具有现代普世性,其对亲情、人生挑战等内容的描写是全球共通的话题,大家都能从中找到共鸣点,继而实现无障碍的沟通。据媒体报道,海外观影现场有外国观众沉浸在哪吒妈妈随风飘逝的情节中哭得难以自已。影片中,哪吒与敖丙对个体身份认同的现代隐喻,哪吒“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打破偏见的反抗精神等,既保留了传统文化根脉,又消解了跨文化传播的隔阂,成功地将东方哲学内核,转化为全球Z世代都能理解的成长寓言,也为全球观众提供了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哪吒海外继续“出圈”,也说明在技术革新与美学重构的支撑下,中国神话的当代叙事可以走得更远。从海外公映效果来看,片中的水墨特效、赛博朋克重构的东海龙宫等视觉元素引发热烈讨论。影片背后138家动画公司参与制作,4000人团队耗时五年完成从剧本到特效的全流程闭环,都展现了中国动画的工业化能力。《好莱坞报道者》评价其“以顶尖动画技术与深刻叙事重新定义了中国电影工业的高度”,《综艺》杂志特别提到影片中“传统神话与现代价值观的碰撞”是吸引全球观众的核心,IMAX首席执行官甚至称其“重塑全球电影市场格局”。

2024年,游戏《黑神话:悟空》火遍全球,2025年新年伊始,“熊孩子”哪吒再次席卷全球。在当下,中国文化借助电影、游戏、电视剧等大众娱乐形式“出海”,世界也得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人说,当外媒用“超越文化边界、传递人性共鸣”来形容《哪吒之魔童闹海》时,中国电影终于摆脱了单一标签。而从“悟空”到“哪吒”,这些神话故事在当下仍在不断缔造新的“神话”。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