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采观察·“数聚”信心】10万亿+!这份“成绩单”透视中国外贸底气
来源:央广网
2025-04-15 22:36

 10.3万亿元!今天我们从这个数据说起。这是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了10万亿元。在当前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取得平稳开局,得益于政策给力、创新活力,更从多个维度展现了韧性。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中国服务持续出圈、走俏海外;从中国农机到智能手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在4月15日开幕的137届广交会上,智能化相关展区、专区参展企业数量超千家。全球采购商齐聚广交会,充分展现了全球工商界对中国品牌的信赖,也将继续助力培育中国外贸新动能。

创新是外贸的底色。中国品牌持续在全球市场“上新”,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数据显示,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出口规模逐年增长、占比不断走高,一季度继续增长10.2%,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2.8%。在当下正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其中8个展区中3个展馆专门为国货特色潮品而设。

民企有活力,外贸才有动力。结合外贸方面,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了67.4%,进口手术机器人增长47.5%。中国外贸的韧性是全方位的,在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背景下,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进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今年一季度攀升到51.1%。4月14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的消费市场平稳向好,也带动了消费品进口增加。一季度,部分民生商品进口增加,比如食用油进口值增长12.1%,干鲜瓜果进口量增加8.3%。

这份外贸成绩单,正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正如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所言,近年来我国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是重要的大后方。接下来,我们只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定将以自身确定性,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

 

晶采观察,下期见!

编审:伍刚

统筹:刘娜 姜葳

记者:王晶

拍摄、剪辑:范博韬

设计:李自然

点击视频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