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教名家谈教科研】南京市聋人学校花钰锋:愿做引路人和基石,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师生共同成长
2024-11-18 22:31

【开篇语】

“宁教名家”,这个响亮的称号,它承载着荣誉与责任,凝聚着智慧与汗水。在南京市教科所支持与指导下,南京涌现出一批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对教育科研充满热情的优秀教师。为进一步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展示“宁教名家”风采,即日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少年志融媒平台推出“宁教名家谈教科研”系列报道专栏。在这里,您将看到教科研如何助力教师成长,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您将感受到“宁教名家”们对教育的深情厚谊,以及他们为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花钰锋:

教育部新时代“双名计划”名师培养对象(2022-2025),南京市聋人学校副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致力于听障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及课程改革,多次获得部级优课、市级精品校本课程一等奖,发表及获奖论文二十余篇。目前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市第八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兼职研究生导师、长春大学特殊教育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和实践导师。主持参与多项省市规划课题,作为核心成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基础教育)一等奖。作为主编之一,出版《“融”理念下的听障教育探索》系列丛书及《聋校日常教学用语国家通用手语百句(试行)》,为新时代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赋能前行。

热爱特殊教育,

用赞赏和肯定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花钰锋为什么会选择在聋校教书育人?花钰锋告诉记者:“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跟聋生打交道比较困难,但是我恰恰认为他们更需要有人来教,需要有老师来全身心地投入去帮助他们成才;其次,学校的很多老教师对我影响很大,他们关爱学生,爱护学生,守护和陪伴他们的一生;第三,这些孩子非常天真、淳朴、善良,让人怜爱。”

“国家也非常重视特殊教育,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硬件条件和教育环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这么好的环境下,在老教师们的情感熏陶下,同时也因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所以在这所学校一待就是24年。”花钰锋说,“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从来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从来都是用赞赏和肯定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在我眼里,没有差学生,每个人都有闪光点。”

记者在聋校亲眼见证了这一点。有一位学生放学后特意来交作业。“嗯,很不错,很棒。我来给你批改啊!”花老师看了他交来的作业,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花老师告诉记者,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只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就一定能逐步改正、配合教育,从而学习变得主动和积极。

信息技术赋能特殊教育,

她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

说起自己的教科研之路,花钰锋说自己从小就想当老师,心里一直有一个“南师大情结”,但是本科学的是非师范类理工科,工作之后立刻考了南师大的教育硕士。在南师大教授的指导下,她学会如何写论文,做科研,光硕士论文就写了8万字。

开展课题研究成为了她教学生涯之外的另一大热爱。从最初的个人课题申报与获奖,到积极参与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再到独立主持各级各类课题,她一步一个脚印,稳健前行,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发现的科研之路上,她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收获了成长与满足。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是她专业成长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记录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

花钰锋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AI)、讯飞语音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特殊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聋校教学中,这些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们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传达教学信息,确保学生能够迅速接收和理解课程内容。”因此她致力于将信息技术应用并推广到聋校的各学科,通过培训、讲座、交流等形式,向更多的特教工作者介绍更有助于聋校课堂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目前,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赋能听障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正在按部就班地开展相关研究。

2022年,花钰锋入选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年授牌“花钰锋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遍布全国。同年,花钰锋成功申报了南京市名师工作站,因此工作室的成员既有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有小初高的信息技术老师。

愿做引路人和基石,

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师生共同成长

“在教科研的道路上,花老师始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榜样和引领者,她像一把火炬,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青年教师前进的方向。在她的帮助下,我个人也得到了迅速地成长。近年来,我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进入‘南京市教科研高级骨干研修班’学习。”南京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老师董媛告诉记者,花老师平易近人,作为一名校级领导,她从来不摆架子,而且主动承担了很多教学工作和培训任务。

“我觉得教师的成长只是一个方面,学生的成长才是更大的关键。”花钰锋说,“做教科研,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获得自信和成长,这才是教育的本真。”

因此除了日常教学之外,她连续近二十年承担了周六活动课,几乎没有“双休”,正是有了她是复一日的陪伴和引领,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亲切地喊她“花姐姐”。

“来聋校第一年的暑假,我就带学生参加了南京市中小学生电子小报制作比赛并获得多个一等奖,刷新了聋校学生参加普通中小学信息技术比赛的新记录。从那时候起,我就觉得我们的学生能够与普通学校的中小学生一起同台竞技。从此,不管是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还是普校中小学生科创比赛,只要孩子们愿意,我就会带着他们都去参加。虽然这个过程很艰苦,但看到越来越多的聋校学生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花钰锋说,这些孩子通过比赛走进了更广阔的世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成功的自信。“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我愿意做一个引路人,做一根拐杖,做他们向上攀登的基石。”

学生眼中的“花姐姐”,

“幽默亲和,让我们在舞台上发光”

“花老师非常幽默亲和,平易近人,让我们在舞台上发光。”高二年级谷景奇告诉记者,花老师带着他们从南京市的青少年编程比赛开始一路闯入省赛、国赛,一直到国际比赛,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同台竞技,连续3年聋校共获得了9块金牌。“花老师经常牺牲周末和晚上休息的时间陪伴我们训练,她还经常带蛋糕面包给我们,就算失败也鼓励我们不要气馁。”

“以前我很自卑,在班上是‘小透明’,花老师没有放弃我,一直不厌其烦地教我,帮助我,现在的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增强了,更加自信了。如果没有花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王振说。

“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信息学竞赛,花老师把我领进门,让我在各种比赛中频频获奖。原本平平无奇的我变得闪闪发光。”陈赛杰告诉记者,花老师对班上每一位同学都非常关心,从来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花钰锋说,二十四年的特殊教育旅程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在她看来,无论是个人遭遇的难关,还是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团队共同面临的考验,都是通往成功的宝贵契机。围绕着“科技点亮生活,激发创新思维,信息科技助力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她将以满腔的热情和特教情怀带领着更多的骨干教师和有为青年扎根一线,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躬耕教坛谱芳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